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成员介绍

关于我们

成员介绍

张庆云

张庆云
邮件:zqy@mail.iap.ac.cn
电话:86-10-62551663
传真:86-10-62551663
通信:北京2718信箱,100190,北京,中国
成员分类:科研人员
 
 
 

【个人简历】

1973--1977: 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                  大学
1978--198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 
1982--199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助研
1990--1993: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1994--1997: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8--目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亚洲季风和短期气候异常机理及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重点研究南北半球高、中、低纬环流及其与海气相互作用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及成因机理。

 

【主要科研项目】

多年来承担参与了多项973基础研究项目,如《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的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如《中国高空气候变化监测检测研究》和《北半球中高纬度遥相关型持续性及其对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的影响研究》;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如《副热带高压带的变异机理》、《夏季副热带高压变化及其影响天气气候异常的机理》、《夏季江淮流域极端异常降水事件的年际、年代际变化机理》和《冬夏亚洲大气环流演变对中国夏季降水型的影响及前兆信号研究》;科学院重要创新性项目《亚洲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等项目。

 

【主要研究成果】

 

(1)把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天气气候异常问题(如华北干旱、淮河、长江、华南暴雨洪涝灾害以及夏季登陆我国台风、冬季冰冻雨雪灾害等异常天气气候事件)凝练为相关的大气科学问题进行研究。任研究员以来以第一作者或与他人合作发表论文7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2本;
(2)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气象业务的应用中,张庆云等定义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因为天气学意义明确,已在国家气候中心的东亚夏季风监测、检测的业务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代表论文专著】

1)      张庆云 陶诗言,亚洲中高纬度环流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1998年,气象学报,56卷2期,199-211。2)      张庆云 陶诗言,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与中国东部汛期降水,1998年,应用气象学报9卷(增刊)16-23。

3)      张庆云 陶诗言,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及异常的研究,1999年,气象学报,57卷(5期),539-547。

4)      张庆云:1880年以来华北地区降水及水资源的变化,1999年,高原气象,18卷(4期),486-495。

5)      张庆云 陶诗言 张顺利:1998年嫩江松花江流域持续性暴雨的环流条件,2001,大气科学,第25 卷,第 4 期,567-576 页。

6)      张庆云, 陶诗言, 张顺利,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大气科学, 2003, 27, 第6期,1018~1030。

7)      张庆云,陶诗言,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时的东亚大气环流特征,大气科学,2003,27(3),369-380。

8)      张庆云,卫捷,陶诗言,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3),307-318。

9)      张庆云,陶诗言,陈烈庭,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气象学报,2003,61(5),559-568。

10)    张庆云,彭京备,夏季东亚环流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对登陆中国台风的影响,大气科学,2003,27(1),97-106。

11)    张庆云  金祖辉  彭京备,青藏高原对流时空变化与东亚环流的关系,大气科学,2006,Vol.30,No.5,802-812。

12)    张庆云,王媛,冬夏东亚季风环流对太平洋热状况的响应,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年,11卷、4期,487-498。

13)    张庆云、吕俊梅、杨莲梅、卫捷、彭京备:夏季中国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与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及外强迫因子关系,2007,大气科学,Vol.31,No.6,1290-1300。

14)    张庆云、常蕊:El Niño事件大气-洋流异常与暖海温传播机理研究,2007,大气科学,Vol.31,No.6,1160-1170。

15)    张庆云,陶诗言,彭京备,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大气科学,2008,Vol.32,No.4,1212-1222。

16)    张庆云,宣守丽,彭京备, La Niña年冬季亚洲中高纬环流异常与我国南方降雪关系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 Vol.13, No.4,385-394。

17)    张庆云,夏季东亚季风与印度季风的关系,1998年,北京,气象出版社,东亚季风和中国暴雨文集。

18)    张庆云 陶诗言,亚洲夏季风强弱变化的一个强前兆信号,1998年,气候预测评论, 国家气候中心。

19)    张庆云 陶诗言:东亚夏季风环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汛期旱涝预测方法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32-42页。

20)    张庆云等,2003,夏季中国东部灾害性气候的环流异常特征,气象出版社,973文集。

21)    陶诗言 张庆云:亚洲冬夏季风对ENSO事件的响应,1998年,大气科学,22卷,4期,399-407。

22)    陶诗言 张庆云: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气候背景和大尺度环流条件,    1998年,气候与环境研究,3卷4期,290-299。

23)    陶诗言,张庆云,张顺利:2001,夏季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活动,气象学报,Vol.59,No.6 p.747-758。

24)    Qing-Yun Zhang (1999): The Seesawing Variations between the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onsoon in East Asia, The proceeding of IUGG 99.

25)    Qing-Yun Zhang,Rui Chang(2009):Premonitory Sign of anomalous SST over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and Forecasting Experiment,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2009,Vol.2 No.5, 255-260.

26)    Qing-Yun Zhang et al (2001):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ic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Circulation Patterns over Eastern Asia. The proceeding of 8th Scientific Assembly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27)    Rui Chang,Qing-Yun Zhang,and Rong-Feng Li(2009):North Pacific Premonitory Sign of the ENSO Event,GRL,2009, VOL. 36, L03818, doi:10.1029/2008GL03659.

28)    Xuan,S.L.,Zhang, Qing-Yun Zhang and Sun S.Q.(2011),Anomalous Mid-summer Rainfall in Yangtze -Huaihe River valley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East Asia Westerly Jet,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vol.28 (2) p.387-397.

29)    LI Chao,Zhang Qingyun,Ji Liren,Peng Jingbei: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Blocking High over the Ural Mountain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AO/NAO in Boreal Winter,Acta Meteor. Sinica ,2012,26(2),163-175.

30)    LI Chao & Zhang qingyun, 2013,January temperature anomalies over Northeast China and precursors , Chinese  Science  Buleltin VoL.58,No.6, 2013 ,671-677.

 

专著:

1)      张庆云,王会军,林朝晖等,中国天气气候异常成因研究-2003年,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179。
2)      黄荣辉,张庆云,阮水根等,我国气象灾害的预测预警与科学防灾减灾对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148。